影视艺术学院名师风采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14-06-26浏览次数:414

 

廖丙炎,影视艺术学院名誉院长,湖南省艺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,影视表演专业带头人。曾任湖南省话剧团团长、支部书记。国家一级演员;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,省戏剧家协会理事,中国电影表演学会会员,省电影协会会员。从事表演艺术50年塑造了100多个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,演出了80余台剧目,如《枫树湾》、《水下乡村》、《望断云天》、《战友》、《便宜鸡蛋》、《今天星期七》等,在两部电影( 《枫树湾》、《一个女演员的梦》)、40多部电视剧( 如 《雍正王朝》、《走向共和》、《大清风云》、《部长还乡》、《无声的歌》等)中担任主要演员。曾被评为湖南省“优秀中年演员”、“尖子演员”、获全国话剧“金狮奖”,中国文化部颁发的“表演奖”、十余次获得省文化厅颁发的“表演一等奖”、“优秀演员奖”、“特别演员奖”、“五个一工程奖”、国家七部委“文化奖”等奖项。93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,96年记个人二等功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李凌影视艺术学院院长,主任播音员,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,湖南省主持播音专业带头人,湖省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研究会理事,湖南省播音系列高级职称评委会评委、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学评估与咨询委员会专家、湖南省礼仪主持职业技能鉴定评委会专家;我国唯一一位女性龙舟国际级裁判。曾先后主持国家骨干校、省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、省教学团队、省精品课程《语言表达技巧》、省教育规划课题5项;主持学校精品课程、重点科研课题3项;参加国家课题研究2项; 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;出版专著《高职院校主持与播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》1部、主编教材4部,《主持与播音专业声音工厂+拟制片人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》获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。

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一线及教学工作35年,20多件播音主持作品获国家、省级各类奖项;解说的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四套、美国洛杉矶“熊猫”电视台播出;出版朗诵、配音等音像作品多部;指导学生参加中央电视台经典诵读节目、经典国学-国家重点音像出版规划项目《豆豆历险记SUPER36计》动画片配音、中华经典诵读获奖作品等多项。

先后担任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、 世界龙舟锦标赛、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、全国体育大会、海峡两岸龙舟赛事现场解说100多次;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(CCTV5)特邀评论员;2005年获得国家体育总局、中国龙舟协会颁发的“中国龙舟运动贡献奖”。中央电视台5套、《中国体育报》、《体育画报》和《今日女报》等媒体及网站先后对其进行了专访与报道。

 

 

 

高 放,影视艺术学院驻校教授,湖南人民广播电台主任播音员、学院督导专家、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播音与主持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、湖南省播音主持协会常务理事、湖南省艺术联考播音主持专业评委。从事播音主持工作30年,从事教学工作20年,有多件播音主持作品荣获国家级和省级一、二等奖,发表论文多篇。2004年主持的科研课题荣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。2007年主持教师科研专项基金“十一五”规划重点课题《高职院校主持与播音专业小课实训教学研究》已于2009年结题并荣获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颁布的二等奖。参编教材一本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说明: http://www.vliliang.com/eWebUp/mypic201292800.jpg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

肖高适
,影视艺术学院驻校教授,学校督导团专家;其先后担任湖南省话剧团副团长、湖南省花鼓戏剧院院长;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;曾在多部大型话剧作品中担任主要角色,并发表过多部(篇)剧本、诗歌、曲艺、小说和报告文学作品,多次荣获全国和省内外专业大奖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杨 光,影视艺术学院驻校教授,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,一级文编,全国首届十佳戏曲编辑;从事播音主持及教学20多年,戏曲故事《哑汉驮妻》获1997年中国广播文艺政府奖一等奖,有多件作品荣获国家级和省级奖项、发表论文多篇。

彭 林,国家一级导演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。其作品多次获得国家文化部文华大奖、文华导演奖、中宣部“五个一工程”奖,中国艺术节金奖。其主要代表作品有:海南人偶剧《鹿回头》 (获文化部第九届文华大奖、文华导演奖)、中国第六届艺术节金奖、中宣部第五届《五个一》工程奖、湖南花鼓戏《筒车谣》(获文化部第五届文化新剧目奖)、江西采茶剧《榨油坊风情》(获文化部第六届文华大奖、文华导演奖)等。曾在国家、省级文艺刊物发表论文多篇:其中论文《那架古老的水筒车》被湖南省文艺出版收入文艺湘军百家文库一书。 论文《那座古老的榨油坊》获华东地区田汉优秀论文奖、湖南省优秀论文一等奖。论文《风情万种领风骚》收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司编撰的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论评》一书。曾被湖南省人民政府记一等功、湖南省委宣传部授予“三创一争”优秀个人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周子和,影视艺术学院驻校教授,国家二级演员。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潇湘分会秘书长,从事表导演工作50年。在话剧舞台上创造过近30个主要人物形象,参加十五部电影,三百余部(集)电视剧的拍摄并担任角色、副导演、执行导演、导演等工作。其中电影《周恩来》任执行导演,获金鸡、百花七项大奖,个人获成绩卓越奖。电视剧《军嫂》、《青山赤子》、《乡里乡亲》均获五个一工程奖。在百余部影视作品中担任过配音演员,演播过百多部(集)广播剧、诗歌、散文、小说,广播剧《还我299个吻》获演员奖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曾 致,影视艺术学院驻校教授,播音主持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、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、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播音主持委员会常务理事、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节目主持人委员会学术委员、国家广电总局播音员主持人持证上岗主考员、湖南省播音系列高级职称评委,出版专著作品7部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吴宗友,影视艺术学院驻校教授,湖南省话剧团国家一级演员,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。其从事表演艺术40年,成功塑造了80多个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。先后参加过《枫树湾》、《望断云天》、《第二次握手》、《世纪风》、《水下村庄》等50多台话剧演出并担任主角和重要角色;在电影《血鼓》及《商界》、《公关小姐》、《城里人、乡下人、外国人》、《打破沉默》、《悠悠寸草心》、《丑女之敌》等40余部影视剧中担任重要角色。主持过数十台文艺晚会。获得过“优秀中年演员”称号、“芙蓉戏剧表演奖” “主角奖” “文华奖” “文化奖” “金鹰奖” “五个一工程奖”等十多个奖项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宋纪元,影视艺术学院驻校教授,湖南省艺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。其曾任湖南省祁剧院院长、书记,省剧协理事。1999年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,享受省劳模待遇。导演的评剧《多情的河》获文化部优秀导演奖,祁剧《走廊宽 走廊窄你》获省文化厅、省宣传部、省广电厅颁发的田汉表演奖,同时因主演该剧宣敏文一角获田汉表演奖,该剧获五个一工程奖。主演话剧《祖国在召唤》获文化部颁发的优秀表演奖。曾获国家人事部、文化部颁发的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。